当前位置:首页 > SEO > 正文

优化方案2022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怎么写

新课标预备知识清单(建议收藏)

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

2022-8-9 13:49 · 来自北京 · 《教育家》官方账号

1

“课标”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宪法,是育人蓝图,具有准绳的作用。

这次课标修标,重在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践行素养导向质量观。课程标准有可操作性,“新课标-新教材-新学案-新课堂-新考评”构成了课改的完整链条。

2

“课标”的亮点:课程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采取通过学科课程素养认领形式来推行,想得到美丽的育人目标-看得见风景的课程核心素养-走得到景点的教学目标,构成了切实可行育人目标行动图。

可见,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的基因,一根红线贯彻修订全过程,是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各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

3

育人总目标确立,

义务教育学生画像

培养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所谓“有理想”,指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目标,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和追求。

所谓“有本领”,指学生要学到能够运用于实际、满足生存需要、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所谓“有担当”,就是培养责任意识,发挥个人能力,做时代的主人。

4

核心素养概念、三个方面、

六个维度、十八个要点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通俗说,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如图所示:

5

学科要培养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追求。

学科核心素养是对能力、情感、态度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是确定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质量标准的依据和导向。学科核心素养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载体。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实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它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语文学科素养

高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义务: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数学学科素养

高中: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义务: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物理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化学学科素养

高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义务: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生物学科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英文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历史学科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地理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科学学科素养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劳动学科素养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艺术学科素养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6

布鲁纳、施瓦布的学科结构化

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论

2022版新课标主要依据理论是布鲁纳、施瓦布的学科结构化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论。换句话,我们这次是从发现学习、课程结构结合视角来全面引进、学习布鲁纳的思想观点。教学评价与韦伯D0K理论基本吻合。

施瓦布实践课程蕴含着真实性、探究性、情境性以及过程性等特性,提出学科结构的三种含义,即学科间的组织结构、学科的句法结构、学科的实质结构。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核心观点

① 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

② 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③ 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

④ 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动机类型: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来呈现。类型: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及时反馈。

⑤ 发现学习的四个作用:提高智能的潜力;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策略;帮助学生的信息保持和检索。

⑥ 发现学习的四个特点: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部动机,强调信息的组织和提取。

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相应观点

①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基本的知识结构。学生要掌握其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或编码系统。

② 教学不能逐个地教给学生每个事物,而是使学生获得一套基本原理或思想,这是理解事物的最佳认知结构。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把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上。

③ 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应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④ 学习和掌握基本结构的五大优点:

• 如果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逻辑组织,学生就能理解这门学科;

• 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能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 如果教材的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内在知识结构性,将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的知识细节;

• 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知识结构的合适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提出“知识深度即DOK”理论,该理论将学生的认识水平分成四个层级:回忆和重现、技能和概念、策略性思考和推理、拓展性思考。一个真正好的学习任务应该从问题解决与应用、思维迁移与创造层面来设计。

7

各种目标分类比较

8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

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不同的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安德森等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

① 事实性知识。有“术语知识”和“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两个亚类。

② 概念性知识。结构化的知识形式,包括“分类和类型的知识”“原理和通则的知识”和“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

③ 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某事”的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

④ 元认知知识。关于一般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前两类相当于学科的内容知识,后两类是过程技能。

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大致是对应的。比如事实性知识,主要是“知道”,记住并能回忆;概念性知识则需“理解”,表现为能够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等。

事实性知识包括“术语知识”和“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是相互分离的,孤立的,信息片段形式的知识。以往的基础教育主要在教这种类型的知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用“知道”“记住”的方法。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则恶化为“死记硬背”的“题海战术”。

9

课标基本框架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文本框架

10

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者关系

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

“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

“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典型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

11

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指学生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过程、结果、考试命题依据。不是知识点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综合运用。

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12

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写作要求:围绕学习活动经历,整合教学策略、情景素材、学习活动、教学策略指出教学设计的要点和需要注意问题。在情景素材上,建议使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能够体现素养发展要求的。

学习活动上,建议指明必要的学习活动经历和过程基本学习方式,将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生应形成的核心素养融入活动。

13

大观念

大观念是一门学科(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中最有解释力、统整力和渗透力的知识,内含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它就是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的体现。

大观念,在不同课程标准里有不同叫法,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任务群”,其他课程标准还提出“主题”“任务”“项目”等,但本质上都强调以素养为纲,构建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大主题、大任务、大单元等为形式的教学内容结构单位。

大观念,即一门课程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能够形成一门课程的逻辑体系的核心概念,二是由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命题、原理或理论。除此之外,不同单元主题和学习活动中也蕴含着与主题和活动相适切的大观念。

大观念能够实现对知识内容的精炼,对学科内容的重组,引导学生透过茂盛的枝叶,从主干、根部吸收营养。

14

大概念

大概念亦称“大观念”或“核心观念”。威金斯认为,大概念通常表现为一个有用的概念、主题、有争议的结论或观点,反论、理论、基本假设、反复出现的问题、理解和原则。大概念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问题。

大概念,是聚焦学科本质的核心观念、思维、价值观,它是对学科知识及相关概念间关系的抽象表述,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及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及其规律的概括,具有相对稳定性、共识性、统领性等共性。

大概念是具体与抽象间的协同思维,是将素养落实到教学中的锚点。大概念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 概念,指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这是大概念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② 观念,表现为一种看法和观点,常常反映了概念与概念的关系。

③ 论题,即很难给出确切答案的大概念,主要出现在人文艺术领域。

如果要给大概念一个定义,就是指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

大概念是指学科领域中最精华的内容。有限的课时与不断增多的知识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需要以最有价值的大概念作统帅,摈弃细碎的知识学习,使课程内容结构化。

它揭示了知识的规律,使碎片化知识发生有机联系,不仅便于记忆,也利于学习新知,当学生遇到新情境与新问题时,可以迁移应用。

大概念可从如下方面发挥作用:

课程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强调学校课程的连续性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贯通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其内在逻辑规律就是大概念;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难点在于找准单元整合的依据与标准,用大概念统摄与组织教学内容,使离散的事实、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大概念就是科学、合理进行课程整合的基点;

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或逆向教学设计,基于大概念教学,具有明晰的学习目标,有效的表现性任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学习成果;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基于大概念的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优化了课程设置规定将什么和什么两门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优化了课程设置规定将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和体现课程构造的平衡性两门课。

具体目标有: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  体现课程构造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亲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络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养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制度

6  实行三级课程治理制度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优化了课程设置规定将什么和什么两门课程从综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优化了课程设置规定将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和体现课程构造的平衡性两门课。

1、课程方案方面,新版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

2、在课程标准方面,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加强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分享6篇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疫情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多关注疫情情况,积极的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这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保障。那么你知道关于疫情防控方案有哪些呢?栏目我收集整理了一些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篇1)

 1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AA网吧的疫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网吧所属经营、生活区域新冠疫情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2应急工作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疫情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防控疫情、保障生产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网吧内不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安全有序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

33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3.1疫情应急工作小组疫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组长由网吧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网吧工作人员担任。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工作职责:

1、密切关注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建立逐级汇报机制;2、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制定具体应对和处置方案;3、摸清网吧内部疫情情况,实行一事一报机制;4、收集出入疫区人员、出现流感症状人员信息并每日向负责人汇报;5、督促全面开展经营、办公、住宿等场所的消毒工作;6、为员工配发有效的防护口罩,宣传正确的病毒预防措施;7、每日对所有员工监测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直至疫情全面被消灭。

44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1危险源辨识

1、员工放假、出差途中前往或途径疫区被感染。

2、员工放假、出差途中通过接触被感染人员导致被感染。

3、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4.2新型冠状病毒特性1、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特性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β属),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

2、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划分,本次新冠病毒为乙类疫情,按最高管理等级甲类管理。

3、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4、前期绝大多数病例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后期继发的绝大多数病例均为武汉人员或有武汉相关人员接触史或直接与病患有接触,少儿相对不易感染。

5、预后情况:绝大多数病患预后情况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病情危重者以老弱为主。

4.3突发疫情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网吧内经营、办公、生活区域。

55事件分级

5.1重大事件进入过网吧人员或网吧内部人员被确诊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5.2一般事件与病患者有接触史的人员隔离期未满14天进入公司内,或公司内人员出现相关症状(未确诊)。

66预防与预警

6.1预防

1、按员工摸底了解情况,安排有疫区或患者接触史的进行隔离14天,无异常后复岗。

2、在网吧门口安排人员对所有进入网吧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

3、员工在国家相关部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前必须按网吧要求每天佩戴口罩,口罩由网吧发放每天两个。

4、加强卫生清扫和消毒杀菌工作,一般场所每日消杀一次,人员密集场所每日消杀两次,口罩回收桶每日消杀三次。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适量运动、注意休息。

6、公共场所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工作场所干净。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1、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立即向网吧经理汇报,每天定时向网吧经理汇报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有则按处置流程处置。

2、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抢救和转运,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3、制作表格分发到网吧各个员工,组织人员对员工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6.3预警结束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诊断为非新冠疫情,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住宿区域经过14天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小组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7信息报告

1、本网吧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2、当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网吧经理。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

3、确认异常情况属实后由网吧管理人员指定窗口向辛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4、突发事件发生后,以上所有流程报告间隔每级不得超过1小时。

88外部及内部联系电话

报警服务:110急救中心:120网吧应急小组组长:

网吧应急小组副组长: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篇2)

 一、常规筛查。

复课后,对进入培训场所的全体员工与学员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班主任或带班教师每天关注学员的出勤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做好体温监测、因病缺勤请假、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

二、发现报告。

开展筛查时,如发现发热症状患者(体温超过37.3度的发热者),检查人员应迅速向学校负责人报告,机构负责人需立即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

三、患者隔离。

患者员工戴口罩马上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学员应戴上口罩在培训机构内临时隔离,并及时告知家长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在送诊同时做好情况登记、上报工作。

四、病例甄别。

配合医疗机构迅速做好病例甄别工作,应核查其近期是否去过重点疫区,有无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以及聚集性病例接触史,分别按以下程序处置:

1、如果有,应立即就地单间隔离,并送属地卫生疾控部门,由疾控部门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核酸),协助开展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排查与处置,并报区教体局,由区教体局报告区政府和市教体局。

2、如果没有,继续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对发热病人进行核酸检测。机构在及时上报信息的同时,需及时了解患病人员动态情况,做好相应后续工作。

3、对出现确诊病例的,视情对培训场所实行封闭式硬隔离。确诊病例的诊断应以卫生疾控部门为准。

五、场所消毒。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属地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所在的场所、排泄物分必物、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做好对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六、应急指挥。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主管教育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配合属地卫生疾控部门开展现场防控工作,在卫生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消毒和隔离等工作,严防疫情扩散,同时报区政府和市教育局。

七、应急停课。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属地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迅速按要求启动应急停课程序。全机构应急停课的申请,由区教育局批准,并向区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个别及少量学员因其他病情或防控工作需要停课的,由培训机构酌情决定。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篇3)

 一、开学时间安排

初定2月17日(周一,农历正月二十四),具体开学时间,将视疫情防控进展情况,按照市防控指挥部和教体局部署安排,提前向社会公布。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一)人员组成

组长:校长__

副组长:副校长__教务主任__后勤负责人__

成员:各年级组组长、各班班主任

(二)主要职责

1.细化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制定各班级详细预案,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2.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要求,做好XX年春季开学准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认真做好开学前全校师生疫情情况统计和开学后师生的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务必统计出来自有确认病例小区(街道、乡镇)的师生;

4.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仪、医用防护服装、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做好开学前校园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5.收集汇总学生报到时和开学后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根据安全预案做好紧急应对策略、措施;

6.开展校园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7.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作,掌握师生中的舆情动态。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开学前准备工作

1.加强师生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师生家长增强敏感性和辨别力,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提醒广大师生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规定,服从当地社区(街道、乡镇)组织开展的防控工作,依法接受疾病防控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测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提前告知具体开学时间。正式开学前,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就延迟开学具体时间(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后另行通知),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并告知学生家长提前三天做好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的,要暂缓返校。

3.认真落实“日报告”制度。教务处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等相关情况;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没有异常的可以不报,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各班级要严格按要求,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

4.做好假期疫情信息统计。准确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在确定开学日期前三日内,通知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填报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14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

5.抓好重点师生摸排工作。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疫情动态,对来自有确认病例小区(街道、乡镇)的师生开展摸排工作,做好详细的信息统计,每天跟踪询问核查相关师生身体心理及情绪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摸排了解掌握的情况,按照医学观察要求,对仍然需要在家留置观察学生,通知其暂缓返校。

6.准备好应急物资与场所。教务处根据需要,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喷雾器、手持喷壶、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备用,负责在医务室附近安排设立一间发热隔离观察室。

7.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在市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

8.严密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后勤部门联系有资质机构对饮用水、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安全,为师生返校做好准备。

9.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务处做好教师教学任务下达,制定好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检查教材及教师用书准备情况,检查与准备好教室桌椅与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正常开学。

(二)开学后工作安排

1.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学校校园提前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在校门口逢车必查,逢人必检。

2.做好开学师生报到工作。开学第一天,教务处在校门口设置警戒线,大门口设置五至八组检测点对入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测,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劝返;家长及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入校者,必须做好详细登记并进行体温检测,无任何异常方可进入。

3.实施师生体温晨检制度。每天早上,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量体温,结果经班主任汇总后报校防控领导小组;当日有课教师自测体温报教务处。体温异常者及与其接触者立即隔离,并上报系领导和校防控领导小组。

4.持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每天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不留死角。加强生活垃圾管理,设立废弃口罩专门回收点。

5.做好学生健康宣传教育。各班主任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上报。

6.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开展好大课间活动,指导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努力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抵抗能力。

7.做好师生缺课缺勤登记。实施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因病或隔离缺课学生每日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病情和行踪;因病或隔离缺勤教师每日向本年级组长报告病情和行踪,并安排好调课。

8.暂取消学校集体性活动。疫情未解除,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如集会、演讲、比赛等;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学、科研等活动,不安排学生外出参加各类比赛活动。

四、几点工作要求

1.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担当,同舟共济、科学防治。

2.落实责任、迅速行动,切实进入工作状态,加强各项工作落实;全校教职工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配合,确保完成好各项工作;党员同志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服从组织安排,绝不推诿退缩,扎实工作,各项任务不打折扣,情况摸排、数据上报要及时、准确。

4.学校领导班子和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全天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通讯畅通,随时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动态,及时响应学校在群内发布的各类事项,特殊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

5.全体教职工坚定信心,弘扬正气,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强化使命担当、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教学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篇4)

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教育局完善工作预案,健全制度机制,全面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防控。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得早于2月17日前开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调整开学时间后,涉及到教学计划的实施,可统筹调整双休、暑假时间,合理安排教育教学任务。疫情响应未解除前,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严禁开展现场教育教学和实践培训等各类活动,不得组织补课、答疑、辅导等各类聚集性活动。

二是进一步细化预案。

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分散加强防范,强化因地因校综合施策,进一步细化优化防控预案,做到“一地一策、一校一策”,确保工作预案有针对性、时效性。

三是进一步摸清实情。

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布情况,精准了解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篇5)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工作部署,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做好近期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暂停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活动。

各区要督促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落实《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加强公共场所管理的通告》有关要求,在未接到恢复线下培训活动通知之前,暂停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活动。各区要充分发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强化部门联动,加强“网格化”排查和联合督查巡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二、督促校外培训机构落实防疫主体责任。

要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一是对机构所有教职员工逐人摸排,掌握春节假期行程,登记备案;二是对与疫区或确诊病人接触过的疑似人员要加强管控,并及时向机构所在街道、卫健、疾控、教育部门报告;三是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防控设备和防控手段,熟悉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四是妥善调整培训计划,并做好家长、学员解释工作,取得理解、配合与支持。2月2日前,各区要对辖区内“有证有照”机构进行一次全员自查排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前,有重点、有批次地持续开展压茬式排查,确保安全稳定。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各区要严格执行“日零报告”制度,每日16点前向市教育局上报《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零报告表》,如出现紧急情况,随时一事一报;要按照省建立健全四级联动机制的要求,明确本级和各机构的安全防疫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顶风违规的机构,一经查实,要采取综合执法,从严从速进行查处。

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2022完整版(篇6)

为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为配合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障全校师生的用餐安全,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制定本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人员健康筛查及管理

1、学校要安排专人对食堂工作人员及家庭成员的假期行程、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接触史等信息进行全面摸排,要建立台账;特别是从***或重点疫区返广的,做好登记。

2.做好相关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及防疫知识培训,并组织进行考核。

3.食堂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常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在进行操作时佩戴口罩、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强化配送人员健康监测、洗手消毒和配送设施的清洗消毒,配送人员配送时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手套。

5、对符合返校返岗条件的食堂工作人员,学校要通过工作微信群、电话或召开视频会议的形式,传达开学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并开展疫情防护知识教育和操作规范培训。

二、工作人员返校返岗要求

省市外未返回的食堂工作人员,须接到市教体局通知后,方可返茌;返回后,须在家进行居家医学观察14天。省市外返回未履行居家医学观察14天制度的食堂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到校工作。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后,工作人员须提供卫健或所辖村(社区)等相关单位提供的未接触确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证明或者有效健康证明,方可返校上岗。

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及环境清扫

1、全面检查检修食堂设施设备(包括用电线路),对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安排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开学后各类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转。进校维修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份核实登记,体温低于37℃并佩戴好一次性口罩和手套,方可进入校园。

2、对食品库房、烹饪间、备餐间、专间、留样间、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间、餐厅等所有区域进行全面保洁,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3、食堂重点区域和各类餐具、工用具、容器、所有餐桌椅等要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准备医用消毒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等,保障消毒设备、保洁设备数量充足。

食品原料采购

1.对供货商加强监督,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2.制定原料采购控制清单,除原禁止使用的原料外,不采购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海鲜等,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严禁在学校食堂、厨房饲养和宰杀禽畜。

3.健全原材料验收流程,严格食品及原料进货渠道,做好索证索票、收货查验、台账登记、按要求储存等工作。

4.要求供货商的原料运输车辆应具备相关温度、湿度及分隔功能,车辆及运输容器定期清洗、消毒。

5.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鼓励选择在xx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开户的供应商,实施定点采购。

6.采购预包装食品应当向供应商索取xx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开具的《供货(上市)凭证》,如供应商无法出具《供货(上市)凭证》,必须索取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和载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供货凭证;生鲜食品索取xx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开具的《xx市生鲜食品上市凭证》,肉类、禽类及其产品还应索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检验合格证明。

2022年胎动不安优化方案是什么

规律监测胎动。

2022年胎动不安优化方案是每天固定时间监测胎动情况,记录胎动的次数和时间,以便及时发现胎动异常情况。如果孕妇发现胎动不安,应及时向医生咨询或就诊。

“胎动不安”是指孕妇在孕期感受到胎儿的运动频率、节律、强度等发生改变,使得胎动感觉不如之前明显或不规律,这可能是胎儿发生异常的信号之一。

初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有感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出台,一时间大家竞相学习。网上搜了搜,没有发现新书出版,今天上午在网上找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学习20问,打印出来细读,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有了初步的认识。

1 新课堂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更便于实施和操作。

2 更加明确了思想教育。各课程标准体现的培养要求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 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三个方面的适应性教育;坚持创新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课程强化实践性和体验性,新课程要求教学中做到三个真实: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是固定不变的,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把学到的变成会用的,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杜绝高分低能。

4 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突出中国文化: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教材更具有中国特色,根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